欢迎访问深圳市循环经济平台,您是平台第 134363975 位访客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绿色城市新图景:当下与未来

发布时间:2023-12-15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城市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今年,山东提出要组织创建绿色城市、绿色低碳县试点。何谓绿色城市?绿色城市在中国处在何种发展阶段?未来又将呈现哪些新图景?

为何要提绿色城市

21世纪被称为城市世纪,目前全球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根据联合国人居署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接近70%。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集聚地,城市的发展和演变,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变革,也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机遇。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65.22%,未来中国城市化率将进一步增加。中国的城市发展将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对现在与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绿色城市的发展理念是在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许多国际组织和机构,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能源署等,都在推动绿色城市建设。例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了“绿色城市倡议”,旨在帮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目标。在中国,绿色城市的概念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中国将绿色城市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并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绿色城市建设。

绿色城市是什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绿色城市定义为: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废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可持续性。它强调了绿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社会福祉的重要性,为绿色城市建设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总的来说,绿色城市发展需要考虑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环境可持续性:注重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第二,节能减排:致力于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用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实现碳中和目标。第三,循环经济:倡导资源循环利用,推广废物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废弃物产生和环境污染。第四,城市生态:增加绿地面积,提供生态服务和改善城市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第五,可持续交通:鼓励推广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和交通拥堵,降低交通排放和空气污染。第六,公众参与:重视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共同责任,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第七,创新政策:鼓励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建立绿色城市评估和认证体系,推动绿色城市建设。

2017年,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了《绿色城市评价指标(征求意见稿)》。根据该标准,绿色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通过综合规划和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的城市”。具体来说,中国绿色城市的评价标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涵:一是生态环境,绿色城市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二是资源利用,绿色城市要高效利用资源,包括土地利用、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等方面;三是环境质量,绿色城市要保障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包括噪音、霾、污染物排放控制等方面;四是社会经济,绿色城市要追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增长、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五是城市管理,绿色城市要强化城市管理,包括城市规划、建设、交通、垃圾处理等方面。

无论是中国还是国际上的绿色城市,都秉持可持续发展、环保、低碳的理念,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通过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等手段,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中国的绿色城市发展还处于发展初期,从发展方式上来看,中国的绿色城市发展更依赖于政府的推动和规划,而国际绿色城市则更注重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在绿色技术应用方面,中国的绿色城市发展已经达到或者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比如在绿色建筑、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如何打造绿色城市

绿色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可以有效推动城市保护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促进社区建设等方面。中国高度重视绿色城市的发展,近期还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规划文件,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中国的许多城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已经开始注重绿色发展,包括建设绿色建筑、提供绿地和公共空间、改善交通系统、推行节能减排等措施,例如,北京的“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广州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战略等。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中国城市目前正在积极推行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包括改善空气质量、治理水污染、保护湿地和森林等,例如,北京实施了大气污染治理行动,上海开展了水环境治理工程,深圳进行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和城市绿化工程。在可持续交通和能源方面,中国城市加大了对可持续交通和能源的投入,推行公共交通、自行车出行、电动车普及等措施,例如,广州实施了全球最大的自行车共享系统,深圳推行了电动公交车和电动出租车。在社区参与和公众意识提升方面,中国城市积极鼓励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共同治理,提高公众对绿色城市的认知和意识,例如,一些城市建立了社区环保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居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 

尽管中国在绿色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城市化区域发展不均衡、资源循环及综合利用效率低、局部复合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严重等。因此,中国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加大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绿色城市的发展;未来,中国绿色城市发展的路径需要关注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能源转型: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应用,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和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推动能源储存技术的发展,建设智能电网,实现能源的高效分配和管理;优化能源供需平衡,减少能源浪费的同时实现能源的持续供应。

第二,低碳交通:建设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电车等,优化线路规划和运营管理,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鼓励非机动交通,包括步行、骑行和滑板等,推广电动车和共享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提高电动车的普及率和充电设施的覆盖率。 

第三,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和认证体系,鼓励企业和个人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包括节能设备、高效隔热材料、可再生材料等;通过节能灯具、智能控制系统、太阳能发电等技术,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建设生态屋顶和垂直绿化,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和生物多样性。

第四,循环经济:建立废物分类和回收利用体系,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鼓励企业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包括产品设计、生产流程和废物处理;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通过有机农业和农田保护,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效益。 

第五,生态修复: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建立包括空-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和监管机制;推动包括湿地恢复、森林保护、河流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性;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第六,公共参与:建立社区环保组织和居民参与平台,促进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增强居民对绿色城市建设的参与和认同;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绿色城市的认知和理解;鼓励居民采取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普及环保知识和绿色生活方式。

第七,创新政策:通过政府引导和企业支持,培育绿色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绿色城市建设,包括税收优惠、贷款支持、奖励措施等,激发市场需求和创新动力;建立绿色城市评估和认证体系,实现城市绿色发展的可比较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系统思维谋划布局绿色城市建设,加快实现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的绿色转型。 

(吝涛,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