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循环经济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两会期间,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双碳”目标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二手商品循环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的重要内涵,对于实现“减污、降碳、增长、扩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从顶层设计到制度建设,从隐私安全到包装循环等多方面,纷纷为打通二手商品循环再利用的“任督二脉”提建议。
其中,企业平台作为二手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一环,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聚焦循环经济 二手交易纳入碳普惠被热议
作为二十大之后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推动低碳消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向和着力点。
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和委员都将目光聚焦在循环经济,为如何高质量实现减碳提出建议。二手商品交易作为循环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因具有生产端和消费端双向减碳作用,频频被提及。
如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提出建立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二手商品交易,形成互联网+二手商品交易这一应用场景,唤醒闲置资源,实现循环利用,研究建立二手商品交易碳减排方法学,并将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碳减排成效纳入减排统计范畴。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刘锐也表示,建议将二手闲置物品交易纳入碳普惠、融入碳交易,通过改进二手商品交易的税负结构,发挥税收调节器的作用,释放转转等二手商品回收、流通企业在节能减碳行为记录、核算、激励等方面的能力,补足城市“静脉产业”,加速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此外,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建议,充分发挥市场对碳减排促进作用,扩大全国碳市场参与企业的覆盖范围,普及碳普惠制度,鼓励基于碳减排生活方式的创新创业,引导低碳消费。
民进中央则希望从立法层面厘清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在资源利用方面的权利与义务,推动绿色消费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
把脉二手减碳 企业成为“静脉产业”关键力量
代表委员们的建议为二手交易纳入碳普惠,激励全社会参与碳减排指明了宏观方向,但具体的建议落实则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努力,尤其是企业实体的积极推动。正如政协委员李书福提到的,要引起企业对碳减排的足够重视和长远规划,提高企业的参与积极性。
而从行业发展实况来看,企业的推动力不容小觑。
面对国内二手商品交易减碳标准不健全的问题,张天任代表提出要建立系统科学、统一规范、安全可靠的减排计算方法,这就需要厘清高耗能行业和产品的碳排放,让二手交易的“功效”能够有更直观的量化,而转转集团等企业则拥有吸收和管理这些数据的基础。
成立七年多来,转转集团一直致力于推动二手绿色消费,发展循环产业,积累了大量可靠且翔实的数据。为此,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牵头下,转转集团共同参与起草了《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二手交易平台》团体标准,从而让二手商品交易平台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有了依据。这也为前述二手商品交易减碳标准的出台提供了产业基底。
此外,刘锐代表指出城市发展不仅需要生产新品如动脉一样给城市输血,同时也需要“静脉产业”来“排毒”,二手商品的回收、流通则是“静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后者更是需要企业来做业务支撑。
被刘锐代表“点名”的转转集团正是这一领域的龙头企业。为了让消费者可以省心处置闲置物品,转转集团一方面丰富回收方式,通过上门回收、到店回收以及邮寄相结合,不断扩展服务场景,打通回收服务最后一公里。
数据显示,转转集团已在全国50个城市开设了近200家可以提供二手零售、回收和寄卖的门店,同时搭建了一支700人的上门回收团队,回收服务覆盖全国150多个城市,打通“静脉产业”的末梢。
另一方面,转转集团通过大数据+AI数字技术,根据市场走势给到消费者比其他传统回收渠道高出15%至20%的价格,解决了二手商品回收中定价不透明的问题,提升了消费者参与二手交易的意愿,在供给端保障了二手商品的稳定输入,为“静脉产业”排毒提供更多动力。
“只有补足二手交易等‘静脉产业’,国家的产业经济才能更加健康的发展。”刘锐说。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二手减碳更需落在实处
除了行业标准化建设和产业推动等大方向,二手交易减碳的细节同样没有被忽视,也成为推动二手循环消费的重要落脚点。
如不少代表委员提到的隐私安全问题。张天任代表表示传统的回收方式存在信息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加强二手物品交易行业规范管理。刘锐代表也提出要加快信息擦除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制定信息不可逆擦除的技术标准,加强二手商品交易信息安全的政策供给。
事实上,隐私安全也一直是业内企业发力的重点。以转转集团为例,不论是门店还是上门回收的二手商品,都需要进入二手智能质检中心,经过严格的质检程序确定手机的实际情况,并在质检仓库里完成隐私清除后才能上架销售,保证了用户的信息安全,为消费者解除因隐私泄露带来的交易隐患。
不止隐私安全,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安庭则将目光转向了快递包装。他建议,破解快递包装循环难,要为降低“逆向物流”成本铺路,采取积分奖励、绿色信用等机制,引导消费者使用可循环包装,从而让循环包装通过共享,从“小循环”变成“大循环”。
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到1105.8亿件,由此带来的资源循环潜力也是巨大的。
推动产品包装循环利用也成为企业需要着重发力的地方。如转转集团在2022年11月对品牌形象、发展战略、产品运营进行全面升级的同时,持续增加环保包装投入,将原有包装全面升级为低碳、低塑、低油墨的新包装,并为此放弃了红色的品牌主色调。这一操作让每个手机包装盒的成本增加2.26元,物流成本的增加提升了近50%。
企业成本虽然重了,但从长远来看,其产生的社会价值和环保效益远高于此,也更好地推动了二手交易的降碳效益。
在双碳背景下,二手循环消费所带来环保价值毋庸置疑,但同时,想要进一步激发这股绿色潮流,需要更多像转转集团这样的企业加入,立足平台自身建设推动产业进步,以点带面完善“静脉产业”,从而让二手消费真正成为提速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