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多年试点建设后,全国81个低碳城市试点迎来了首次全面的进展评估。
4月下旬,生态环境部对外公布,已于3月底召开了第一组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进展评估会。此次参与评估的试点城市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试点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及苏州市共计27个城市,占全部试点城市的三分之一。
根据应对气候变化司发布的消息,试点城市共分三组进行评估,旨在总结低碳试点城市建设的整体进展与成效,深挖试点城市在低碳发展模式、制度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基础工作与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为城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
中央生态环境强化督察与应急处置专家、中央双碳领导小组咨询专家彭应登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2010年至2017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分三批开展了81个低碳城市试点。2018年气候变化监管的政府职能划转至生态环境部后,生态环境部没有必要另起炉灶重复开展试点工作,只需及时总结低碳试点城市建设的实质进展与成效,为下一步全国范围内的城市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与具体实施方案提供充分借鉴。
低碳试点迎来首次评估
事实上,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的工作最早从2010年就已经开始开展了。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试点工作。
随后在2012年和2017年,发改委又公布了第二批和第三批低碳试点城市的名单。试点城市的选择考虑了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特征和资源禀赋的特点,既包括北京、上海等直辖市,也包括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等县级行政区,以探索符合国情的绿色低碳城市发展道路。
2017年发布的第三批试点的同时,发改委还曾公布了试点工作推进的时间表:低碳城市的试点任务要在2017—2019年取得阶段性成果,在202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不过,自从2018年机构改革后,原本属于发改委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被划归了生态环境部,这一系列工作也有所推迟。
而此次的低碳城市试点进展评估,也是最早一批试点开展13年来,国家首次对各个试点城市的经验教训进行一次整体评估。据悉,首批进行评估的城市为直辖市、试点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及苏州市,即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深圳、厦门、苏州、青岛、大连、宁波、杭州、石家庄、吉林、武汉、广州、桂林、昆明、乌鲁木齐、沈阳、南京、合肥、济南、长沙、成都、拉萨、西宁、银川这27个城市。
根据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2022年度气候变化绿皮书,2010年以来中国不同规模城市的碳排放都有了收敛的趋势,其中中等城市的收敛效果最好,人口在500万—1000万的特大城市和100万—500万的大城市是未来需要重点控制碳排放增量的区域。而上述首批评估城市之中,绝大多数均属于特大城市和大城市。
“双碳”时代绿色转型新方向
尽管低碳试点已经开展多年,但随着2020年“双碳”战略提出后,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系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工作,试点的目标和路径和从前也有所区别。因此,站在新的起点上,对低碳城市试点的工作进行总结和重启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彭应登指出,在国家出台的碳达峰行动方案中,专门提出了要开展低碳城市,低碳园区和低碳社区等工作内容,这就迫使当前的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会真正进入实操阶段。试点工作的内涵和形式也更加丰富,相对来说试点绩效的评估考核也会更加刚性一些,政府的监管模式也会有所变化。未来要探索一种更加稳妥、精细、因地制宜的模式,在城市区域里探索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并在社会领域实现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转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李伟也曾指出,大中城市和重点地区稳步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重点是工业领域加快实施“双替代”。记者注意到,上述试点城市在这一方面已经进行过不少尝试。例如,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要开展低碳技术攻关和低碳试点,完成市级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改造;成都提出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加快电气化进程、加大天然气消费、探索推进氢能应用,持续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
此外,由于碳达峰和碳中和带来清洁能源转型,未来中国的能源体系将出现系统性、根本性变革,产业链重构也成为城市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近期,在第七届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年会上,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环境学院教授鲁玺向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媒体表示,电气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电力结构重大转变的低碳转型将会促进中国总GDP的增长,但是增长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转型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区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资源禀赋的差异,从系统与空间角度对产业链的重构与转移进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