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绿色经济是指能够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信息技术实现高效融合发展,以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为主要特征,贯穿体现在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等方方面面的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兴经济形态。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应对当前全球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也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3060”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新能源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发布“30·60”双碳目标的同时,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发布2030年碳排放减半,2050年碳达峰的目标,并将可再生能源投资、绿色交通等有助于碳减排的投资列入经济刺激方案,全球碳减排迎来拐点,低碳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潮流与各方共识。
“低碳循环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以低碳循环技术为支撑,以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服务、消费等多方面低碳化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产业。低碳循环技术几乎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农林等国民经济所有部门,涉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炭石油等常规非再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及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余热余压收集利用、农林废弃物及大宗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
低碳循环产业代表着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世界主要国家在立足低碳循环发展的基础上,纷纷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绿色技术创新正成为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新兴领域。
低碳绿色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潮流,更是“十四五”时期,甚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
绿色经济范围涵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企业绿色化改造提升、工业园区和先进制造业集群绿色发展、地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构建完善绿色供应链、培育绿色制造服务体系、促进绿色低碳产品消费升级等众多方面。
绿色经济加速发展背景之下,加快推动钢铁、石化、化工、有色等行业绿色化改造、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着力建设促进减碳固废、实现农林废弃物、城市矿产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积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积极推进建设绿色产业基地等多方面低碳循环举措,以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建设为引擎发展低碳绿色经济,是响应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现实需求,更是实现地区低碳绿色转型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形势下,结合地区资源禀赋及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建设几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形成地区间、产业间、企业间、产品间的绿色循环发展耦合,加速打造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绿色制造体系,形成畅通高效的循环经济体系时不我待、势在必行。
整体来看,地区需要着力打造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大致如下:
(一)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优势新能源产业链
新能源是低碳绿色经济的重要构成,以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替代高能耗不可再生的传统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更是世界范围内的能源革命的重要主题。顺应国家、地区发展战略基础上,结合地区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以及区位优势、与周边产业配套性、生产制造能力、创新平台支撑等条件,打造1-2条新能源产业链已经成为了众多地区发展的必然选项。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以地区自然资源为依托的风能、光伏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氢能等新能源产业以外,新能源汽车也是不得不关注的重点新能源产业链条之一。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顺应低碳绿色经济发展潮流,更是响应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对于地区产业创新能力、生产制造水平提升、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二) 发展工业余热余压循环利用产业链
企业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出多余的副产热能、压差能,这些余热余压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实现回收利用。利用余压势能和热能驱动机械、用于供热或转化为电能是目前主要的、技术等各方面也比较成熟的余热余压能源利用方法。我国工业余热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在钢铁、有色、化工、水泥、建材、石油与石化、轻工、煤炭等行业,余热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 17%~67%,其中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占余热总资源的 60%。
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余热资源利用比例还比较低,大型钢铁企业的余热利用率约为 30%~50%,其他行业更低,余热利用提升潜力大。大力推进循环化技术改造,积极使用余热锅炉发电等节能环保装备,提升余热余压资源化比率已经迫在眉睫。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重点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水废气废液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推广集中供气供热。
(三) 建设大宗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链
中华大地,地大物博,有众多的资源型地区依赖矿产等自然资源发展产业,如拥有“煤都神话”之称的鄂尔多斯、“煤炭王国”陕北神木、“煤铁之乡”山西阳泉等煤炭产业集聚区,云南、贵州等地的磷化工产业集聚区等,依据国务院《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我国共有262个资源型城市,其中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等)126个,县级市62个,县(包括自治县、林区等)58个,市辖区(开发区、管理区)16个。
以资源型城市为代表,在煤炭、冶金、建材、化工等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工业伴生物、固废等垃圾。以实现粉煤灰、煤矸石、冶金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为价值导向构建固废处理产业链,以攻克赤泥、磷石膏、电解锰渣、钢渣等复杂难用工业固废规模化利用技术难点为产业突破口,以粉煤灰、煤矸石、冶金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固废为主要原料生产制造绿色建材、环保添加剂等生态绿色产品,既解决了固废处置难题,也实现了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同时拉长了原有的产业链条,构建起了产业间、企业间融合互促的生态循环产业链条。
无独有偶,不光资源型城市会产生大量固废垃圾,几乎各个地方都会产生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生活垃圾等废弃污染物,以及厨余垃圾、园林废弃物、污水厂污泥等低值有机废物。基于资源化利用及保护环境的需求,这些废弃物同样需要妥善处置,除了现有生活垃圾焚烧炉协同应急处置医疗废物的不得已选择以外,在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基础上,以添加剂、协同原材料等资源化利用方式处理更多的废弃物更应该成为主流和趋势,如厨余垃圾用作宠物食品制作原料或添加剂资源化利用、园林废弃物用作生物酵素原料等等。
(四) 建设特色优势城市矿产提取利用产业链
建设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循环利用产业链,本质是要大力发展城市矿产产业,着力化解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旧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报废家电、废弃金属、塑料包装物等海量城市垃圾,建立起这些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循环利用产业链,全力提取这些城市矿产所蕴藏的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实现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旧轮胎、废旧手机、废旧动力电池等城市垃圾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利用。
建设城市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产业链,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项涉及上游城市垃圾分类分级、运输存储,中游回收拆解、下游再生利用的系统工程。如规范发展二手商品市场、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化水平等等。具体到某一环节,如目前越来越紧迫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需要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培育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骨干企业等,以系统化思维及举措,促进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五) 培育发展工业产品再制造产业链
建设城市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产业链,更重要的促进再制造产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需要着力提升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装备、文办设备等再制造水平,前瞻性布局并着力推动盾构机、航空发动机、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推广应用无损检测、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再制造共性关键技术推动再制造技术与生产制造绿色化、装备数字化转型结合,与制造服务化转型相结合,为大型机电装备提供定制化再制造服务等等。
(六) 发展农林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
美丽乡村建设首先需要解决农林废弃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及资源化利用问题,实现农林废弃物的变废为宝,各地都需要着力建设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推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林业废弃物、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等农林废弃物的高效利用。推动开展更多创新探索,建立农业代谢共生产业园,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建立代谢共生产业体系。
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坚持农用优先,坚持生态绿色,积极利用生物等绿色技术,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发挥耕地保育功能,鼓励秸秆离田产业化利用,开发秸秆制饲料、秸秆餐厨用品等新材料新产品,提高秸秆饲料、燃料、原料等附加值。
加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鼓励发展“鱼菜共生、桑基鱼塘”等种养结合新模式,促进农用有机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因地制宜利用次小薪材、林业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进行复合板材生产、食用菌栽培和能源化利用,实现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提升农林废弃物的综合产值与效益。
加强废旧农用物资回收利用。引导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用物资企业、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等责任主体主动参与回收及建设循环利用产业链。支持乡镇集中建设回收设施,健全农膜、化肥与农药包装、灌溉器材、农机具、渔网等废旧农用物资回收体系。建设区域性废旧农用物资集中处置利用设施,提高规模化、资源化利用水平。
加强推广发展循环型农业模式。推行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养殖场建设与农田建设有机结合,推广畜禽、鱼、粮、菜、果、茶协同发展模式。大力建设农村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产业链,发挥清洁能源供应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益。
加快构建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广林上、林间、林下立体开发产业模式。推进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旅游康养等循环链接,鼓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等高效循环农业新模式、新典范。
(一) 以绿色化改造为切入点,推进工业绿色升级
加快推进工业绿色改造升级,尤其是推进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纺织、造纸、皮革等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三高”产业绿色化改造。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坚持严守“三线一单”底线,依法在“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完善并细化“散乱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分类实施关停取缔、整合搬迁、整改提升等措施。加快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加强工业生产过程中危险废物管理。推行建立产品绿色设计,建设绿色制造体系。
(二) 以一体化生态循环为导向,加快农业绿色发展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鼓励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农膜污染治理。实施农药、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推进退化耕地综合治理。大力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农业节水,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大力推广发展水产健康养殖,依法加强养殖水域滩涂统一规划,完善相关水域禁渔管理制度。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 以提升质量效益为核心,推动服务业绿色发展
促进商贸企业绿色升级,培育壮大绿色流通主体。规范有序发展出行、住宿、养老等领域共享经济,规范发展闲置资源交易。加快信息服务业绿色转型,做好大中型数据中心、网络机房等绿色建设和改造,建立完善绿色运营维护体系。推进演出会展业绿色发展,指导制定行业相关绿色标准,推动办展等设施循环使用。推动汽修、装修装饰等行业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倡导推动酒店、餐饮等行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引导推动外卖、临售等行业减少高度包装。
(四) 以示范载体建设为重点,引领带动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建设地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形成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和以环境治理效果为导向的环境托管服务。适时修订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引导产业发展方向。
大力推动开展特色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绿色发展,依法依规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准入标准,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推动形成产业循环耦合。
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等。鼓励建设一批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协同互济的综合能源项目。
总之,低碳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绝非易事,建设具有地区产业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既需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使命感,更需要统筹协同的开放创新探索实干精神。